内容详情
合景平台合景注册登录(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22 09:19   

  合景平台合景注册合景登录(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但是畜牧业发展水平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制约,过快、过急或一刀切地推进规模化养殖,无形中让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与严重的风险。当下各省份在畜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上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在时间上保持适度演进趋势,通过建立优势产品优势产区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稳妥过渡。

  从发达省市的畜牧业发展态势上来看看,由于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在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模式,主要包括,天然草地为基础,围栏放牧为主,资源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以规模化、机械化、设备化为主要特征,精饲料资本和技术密集投入的高投入、 高产出、高效益的模式; 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环境友好的模式; 以土地、 资金和技术集约为主要特征的模式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其他大中型城市畜牧业产业发展速度极快, 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产值中的份额稳定上升, 已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其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生产方式逐渐变化, 规模化生产增长加快, 畜牧业产品生产开始由原有的个体散户饲养向规模化养殖发展, 现阶段主要是小农户家庭畜禽饲养、养畜专业户饲养与企业化规模饲养三种共存方式。而这三种畜禽生产方式在提供畜产品总量, 产品总量中所占份额, 以及三种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小农户畜牧业生产规模普遍提高。

  (二)畜牧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畜牧业产业的区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十年来, 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依赖他们的饲料产地优势和富裕劳动力供给优势, 中原交通运输的优势, 迅速的发展成为畜禽生产大省。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但也是畜牧业资源短缺的国家。过去二十年畜牧产业高速发展, 满足了国内居民的需求,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也存在如下影响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和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 缺乏对动物疫病的严格检验与有效防治,严重降低了消费者信任度和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畜牧业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 虽然因生产成本较低,在畜牧产品销售中占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然而, 由于对动物疫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科学的检验手段, 近年来的畜产品出口也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动物疫病的检验检疫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对进口动物产品进行极为严格的检验检疫,对细菌病不仅要进行细菌培养, 而且还要检测细菌毒素; 对病毒病不仅要进行病毒分离, 而且还要进行基因检测。然而, 与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基因检测和顺序分析等更精确的检测病毒的分子诊断方法相比, 我国对某些疫病的检测还停留在检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上。这就容易导致我国的动物产品在出口前没有检出病原体而在出口后被进口国检出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因为卫生监督防疫体系的薄弱, 使得我国畜禽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质疑, 并对进口禽畜产品在卫生检疫、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了多重贸易壁垒。由于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等疾病的频发, 欧盟仍未解除对我国主要动物源性食品以及禽类产品的进口禁令; 日、韩等国也没有恢复我国冻鸡等禽产品的进口; 俄罗斯不仅继续对我国肉类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 而且又宣布禁止我国肉类产品的输入。粗略估算, 近年来由于各类重大疾病在中国的时有发生, 每年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社会秩序也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 畜禽食品安全急需加强。长期以来, 由于农畜产品的短缺, 主要重视了产量的提高, 而忽视了质量上的管理。从畜产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 政府的监管主要体现在被动的、强制性的对企业产品实施事后检验监督, 缺乏前瞻性, 不能做到事前预防。企业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政府监管部门也没有建立帮助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机制。这种质量生产与质量管理脱节的状况, 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大部分的畜牧业生产单位无需在兽医部门进行登记,对市场准入没有门槛, 这也是管理中的一项疏漏。由于畜牧业生产的分散性, 且绝大部分生产分布在农村, 农牧民特别是专业户往往要靠大量的抗生素来提高动物保健水平, 以维持较低的动物死亡率。他们往往不遵守用药规则, 滥用甚至大剂量使用违禁药物, 动物屠宰前或出售前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停药期, 这样造成动物体内药物残留超标。这种生产的高度分散性, 也为销售违禁药品、饲料添加剂提供了条件。

  虽然畜牧业发展受资源短缺、投入比重不足、科技支持乏力、 宏观调控难度大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只要把发展畜牧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我们可以断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畜牧产品, 尤其是牛奶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

  (一)拉动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畜牧业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在生产保持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将会上涨。而一路稳步上扬趋势的价格, 又将会鼓励畜牧业农户们加重投资, 增加产品产量, 从而提高收入。与此同时, 尽快脱贫致富是农牧民强烈的愿望, 而畜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不论是饲养的数量或者是产品的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国家对畜牧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加,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与产业发展的发展趋势。当前,畜牧业产值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超过1亿。在畜牧业高速发展地区,畜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我国的畜牧业在确保食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收入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经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单独养殖的方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小农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变,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的养殖环境较差,恶臭熏天,蚊虫肆虐,导致农村居民生产与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影响村容与村貌。

  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至今,仍然无法满足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与农民的增收的要求,很多农民扩大养殖地区,增加了出栏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利益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养殖户所采取的养殖与饲养方法不当,导致诸多劣质的畜产品出现。在过去的几年中,苏丹红、瘦肉精等事件不断,影响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消费心理。但从传统的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与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发,同时养殖户过于分散,管理起来较难,无法保证所提交的产品符合要求。

  作为我国的优势农产品,畜产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入世后要采取对策增加其出口量,但传统养殖方式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出口的需求,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影响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出口竞争。

  由于我国畜牧行业所采取的是分散饲养的方法,无法有效的防止传染,疫病的防治难度在增加。

  传统养殖方式对市场变化的感知能力较差,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抵御风险的措施,对整个产业的波动控制能力较差。

  一直以来,畜牧业都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宗需求,成为新的发展目标,与传统的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的营养与美味的食品。因此,在我国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尤其是在畜牧产品的安全面临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挑战基础上,加大畜牧产品品牌建设迫在眉睫,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应付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强化畜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方法及重要内容,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这是我国畜牧业在未来几年中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肉类产品与蛋产品相反,我国的奶产品一直处于短缺的形势,肉类、禽蛋的增长速度呈现出缓慢的发展。从近年来我国的肉类比重来看,猪肉的比例在下降,禽肉与牛羊肉的比重在增加,奶类的产量仍然持续增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畜产品消费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从整体来看,仍处于稳定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尤其是牛羊肉、液态奶与乳制品等仍然呈现增加的态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肉类与蛋类的消费呈现出增长阶段,奶类的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养猪户在不断减少,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在扩大,生猪饲养资源集中,中等规模生产场户在规模化的养殖中数量在增加,这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我国的畜牧业必将走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目标,总体来说,专业户与中等规模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力,是实施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战略的重要基地。

  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气候恶化以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问题,在三江源绝大多数草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江源天然草地退化主要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等作用下发生的,在自然因素中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以及草地的群体结构的变化。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的退化;人为控制因素中,表现在草畜季节不平衡造成的超载过牧、人口增长以及草地不均匀的放牧压力等,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本文阐述了三江源草地主要是在气候干暖化、自然灾害增加、生物因素等自然因素和超载过牧、人口增长、不均匀放牧等人为因素共同驱动力作用下发生的退化以及防治措施。

  三江源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636.97×104hm2, 占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1.26%【1】,近几十年以来,在全球气候温暖化、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频繁、草地超载过牧等影响下,三江源草源退化呈加速趋势,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70年代可利用草地面积退化了7533×104hm2,退化速率达19.5%:90年代比80年代减少了705.6×104hm2,退化速率达18.2%(见表1)【2】。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牧草产量、高度与覆盖度下降、可利用面积减少、毒杂草大量滋生,使草地载畜能力下降,还体现在草群结构变化,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优势种群等生态功能上的变化。

  由于近40年以来江河源地区气候变化以及区域气候干暖化及其引的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大范围高寒草甸与草原植被退【6】;对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经深入分析,表明过度放牧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7]。本文通过阐述三江源草原的退化原因提出主要的防治措施。

  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近40年上升了0.2~0.3℃,升温向率为0.03~0.06℃(10a)[8],全国平均升温倾向率为0.04℃(10a)。据1961—2004年青海省气候资料分析,“三江源区”“环湖地区”代表站的气候变化显示,两区域平均气温倾向率明显高于全球和全国(见表2)[9]。因此形了以暖干化为主的气候变化趋势。据近44年平均降水量,有22年低于平均降水量,并约以2.4nun/(10a)的倾向率递减。环青海湖地区在4个年代降水约以0.7mm/(10a)的倾向率减少。

  天然牧草的发育、高度及产量形成主要受降水、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在自然因素中以气候因素对草地影最大,尤其是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促使青海省草地退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以及草场的群体结构,最终导致牧草产量—卜降。首先,牧草返青期与水分条伺:有着显著的正负相关,而草的枯黄期与热量及水分条似:相关密切,由于在春季回升速度缓慢,返青期降水偏少,牧草返青期推迟,秋季降温趋于加快,降水呈减小趋势,牧草枯黄期提前。其次,降水量尤其是夏季持续少,夏季干旱化趋势明显,使植被发育迟缓,产草量低,营养期生长不良,植被趋于退化;再次,大部分牧业区属于中干旱地区,近几十年以来由于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减少,且降水变率火,造成牧草产量年际间较大波动。

  三江源牧草产量一般随着降水的逐年减少呈而下降趋势。对甘德、曲麻莱、铁卜加和河南站历年牧草产量与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甘德、曲麻莱和铁卜加3站牧草产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为0.7258、0.8127、和0.7784,而河南站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1888(见表3)[10)。其主要原因是对于湿润气候的河南地区,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子,由于河南在这一时期平均气温升高显著(0.10~C/a),暖湿的气候对牧草的生K应十分有利。可见,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缓和了低温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的不利影响,但地表及植被的蒸散量的加入远比降水量增加的快,水分则成为牧草生长的限制因素【11】。

  因此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通常不能满足牧草生长发育要求,气候变暖加剧草地水分的散失,降水减少利蒸发量增人进一步加剧干旱对牧草的危害,牧草的生长发育受阻,产草量下降,对牧业生产的影响较为不利。在湿润地区,降水充沛,水分条件可充分满足牧草的生长发育的需求,气候变暖将延长牧草的生长季,使牧草产量增加,使得草场载畜量上升。

  人和自然两种因素都可以控制草原载畜量,但人的控制是自觉控制,可以达到既发展畜牧又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效果,是有利的。而自然控制是草原生态系统超载过牧的反应,

  适当的放牧,可以刺激再生草的再生能力,有利于牧草产量的提高:而放牧过度使产草量降低,严重时可造成草地退化。放牧干扰导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的变化是特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根源【14】。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物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一直是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等生活条件的改善,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在牧业区比较宽松,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至2003年,比1949年的牧业人口增加了18倍,牲畜增加了2.96倍,草地可利用面积却不断减少,每头牲畜占有草地面积减少了66.67%,人均占有草地面积减少了68.63%[9]。三江源地区牧业区人口的急剧膨胀加人了对牲畜数量的需求,间接地影响着草地性状。片面追求牲畜数量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控制,引发人量草地资源的消耗。1952-1999年,青海省家畜存栏数量增长222.3%【15】。1978~1999年,青藏高原的牛和羊的数量分别增长了249%和106%【16】。由于传统的畜牧业—直把家畜存栏量的增加作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标准,牧民们把圈存家畜的多寡作为贫富的象征,因此,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家畜相应增加,牲畜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草地牧草啃食量的成倍增加,从而导致过度放牧。

  鼠害常伴随着落草地退化而出现,这种危害程度正在加剧,已成为草地退化中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源草原鼠害发生面积利严重发生面积,与草原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5.4%和19.2%【18】。

  高原鼠兔不仅吃草,而且钻洞穴挖掘草根,造成地面鼠害。高原鼠兔在采食牧草地下根茎而进行的挖掘活动中,掏出的十覆盖了牧草并在外,同时形成了许多地下空洞,每逢刮风下雨,挖掘出的疏松土壤随地表迳流流火,致使草结皮塌陷、土壤肥力下降,形成寸草不生的次生裸地“黑土滩”【19.20】;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壤含水率和肥力降低,从而导致草地的沙化【21】。

  近50年青海省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刷,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极端天气增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雪灾、人风、沙尘暴、冰雹等气象灾害分布广、频度高、成灾率高。其中20世纪90年代全省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是50年代的40倍。此外,还有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火灾病虫害等次生灾害”。对草地危害最严重的主要灾害有干旱、大风、冰雹灾害。

  三江源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1%。全省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面积已达到1.63645×107hm2;全省草地总面积的48.89%【1】。该天然草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草原保护和防治草原退化的重要性。

  治理草场退化,不能只着眼于草和场,更应该注重整个草场的生态环境,从生物的谐生存角度,从大环境的平衡角度来考虑。牧区当地牧民所认为的草场退化,就是牧草枯死,鼠害猖獗,牛羊无草可吃的局面。这种认识离我们所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标准还相差甚远。所以要防治草地退化,我们首先要教育草原周边的居民和牧民,教会他们有关草原生态平衡的知识。

  仅以牲畜头数来衡量畜牧业的发展,虽然是一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简单的考核指标,但往往造成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忽视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商品畜产品生产量,陷入草地退化和牲畜生产性能低下之间有恶性循环。所以相应政府一定要正确计划畜牧业的发展指标,将草场的承载能力也纳入到规划中。

  解除放牧压力,使草地自然恢复,作为一种低投入、经济的措施在退化草地恢复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对于退化草地,我们不能不用,关键是在应用中改良。对于退化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思想,采取多种措施。

  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成效显著的措施。在青海省草原退化的草地,一般围栏三年即可发生显著的变化, 生产力就可有较大幅度提高。

  这是一种用机械的办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而改良土壤的化学状况,为植物生长创造好的条件,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即在退化草地上补种合适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在某些局部地区,在可能条件下,施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对提高生产力与退化草地改良也有很大好处。

  提高人工饲草料生产能力是退化草地恢复利重建的强有力支撑。只有通过人工草料生产能力的扩人,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才能实现“退牧还草”,以修养生息,才能促进草原畜牧业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半集约化经营转变。

  修订和完善《草原法》,应继续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和监理的力度和效率。对草场区的滥采滥伐、乱开矿等进行严格控制。

  气候暖干化和超载过牧是导致青海省草地退化的主因,其中气候暖干化导致草场退化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人规模的过程:而超载过牧造成的草地退化是区域性的、剧烈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气候干旱化、超载过牧和草地退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气候干旱化造成草场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使草场载畜量能力下降,导致超载过牧:而超载过牧进一步加剧畜草矛盾和草场退化,使草地植被群体结构发生改变,蔬度、密度下降,直至下垫面状况出现重人变化,影响到地表与人气间的物质利能量的交换,又加剧气候变化的干旱化趋势。

  在自然环境下,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都影响着草地的退化程度,但人为因素是自觉控制,可以达到既发展又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效果,是有利的。而自然因素控制是草原生态系统超载过牧的反应,是一种灾难性控制。在自然控制机制中,需要深入研究气候环境效应对草地退化的影响:需要深层次研究草地退化与载畜量、人口增长及不均匀放牧的压力等人为因素导致草地退化的生态过程。

  2]千根绪,李琪,程国栋等.40a来三江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IJ).冰川冻十.2001.2

  3)摆万奇,张镱锂,谢高地等.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I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823—826.

  4)伏洋,李风霞,张国胜等.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J).冰川冻土.2007.4(23):525—535.

  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广西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养殖主体少且不稳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社会化服务滞后等问题。本文试从广西特有的地理区位和经济环境等条件出发,就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集约、优质、高效、环保”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提出对策建议。

  (一)广西畜牧业基本状况。广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饲草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地面积650万公顷,其中,667~6667公顷以上的草场有987处,理论载畜量达515万黄牛单位;广西的玉米杆、甘蔗叶、甘蔗渣等农副产品年产4000多万吨,可养牛300多万头;广西自主研发培育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单产可达230~300吨/公顷,是发展人工种草养畜的优选牧草品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广西现已形成了国内外驰名的畜禽种质资源体系,如巴马香猪、三黄鸡、陆川猪、德保矮马、富钟水牛、广西黑山羊等。

  2014年,广西肉类总产量420.03万吨,比2010年增长9.55%;禽蛋产量2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10.80%;奶类产量9.65万吨,比2010年增长17.68%。2014年生猪出栏3518.01万头,比2010年增长9.17%;家禽出栏78288.13万只,比2010年增长1.60%。2014年广西畜牧业产值1087.3亿元,同比增长0.4%,占农业总产值的30%。畜牧业人均纯收入658元,同比增长0.7%,占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0%。畜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广西畜牧业发展新趋势和特点。(1)受市场影响,生猪养殖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生产者不得不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2014年家禽生产由于受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相反,牛羊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成为畜牧业投资新热点。近年来,广西推进肉牛肉羊产业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增加基础母畜,推广甘蔗尾叶等秸秆养牛养羊。同时,通过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带动牛羊产业发展,草食动物标准化、良种化水平得到提高。

  (2)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广西逐步推广生态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据2014年畜禽备案登记系统统计,广西畜禽规模养殖场已达到11361个(生猪出栏≥300头/年,肉牛、奶牛存栏≥50头/年,家禽出栏≥15000羽/年)。规模养殖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玉林(52.2%)、南宁(14.2%)、桂林(7%)等地区。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料。据估算,广西畜牧业每年大约提供总氮141.22万吨和总磷34.10万吨的有机肥及大量的有机质。

  (3)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打造生态畜牧业。广西山地和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广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9000多万亩。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广西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果园养殖、林地养殖等林下养殖模式。据统计,2014年广西林下经济产值达到614亿元,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4982万亩。其中,林下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羽肉鸡,林下养殖量达3.6亿羽。

  (4)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2013年开始,广西畜牧系统在全区开展“清洁养殖”专项活动。两年来,通过推广雨污分流、干清粪、干湿分离、沼气池处理等养殖粪污处理技术和“化尸池”、“高温生物降解”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探索出各种清洁养殖模式并逐步推广。目前,广西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90%以上应用于种植业,猪、牛等产生的尿液有60%通过沼气处理加以利用。

  (一)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广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养殖生产结构不平衡,区域养殖发展不均衡。2013年全区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场749个,存栏肉牛4.19万头,占存栏总量的0.92%。养殖缺乏龙头企业进驻且缺乏大型的肉类加工企业,已有的养殖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够紧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

  (2)良种化程度较低,种源供应不足。牛羊繁育体系落后, 缺乏牛羊规模化生产与之相配套的、强有力的、一条龙的杂交繁育及生产服务体系。以肉牛繁育为例,广西虽然初步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牛杂交改良网,但全区无肉牛纯种场、无后裔测定站、无肉牛种公牛站,只有7个母牛繁殖场,肉牛肥育场标准化程度低。

  (3)养殖污染日益凸显,环保压力大。长期以来,广西从官方到民间对养殖粪污的处理认识不足,养殖布局规划缺失,污染治理难度大。全区110个县(市、区)均未编制或出台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目前还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是现有管理和服务的盲区。同时,污染防治投入严重不足,治理效果有限。

  (4)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沿海沿边的省区,毗邻东南亚,边境口岸和便民互市贸易点多,周边动物疫情十分复杂,并随着商贸、旅游疫病的威胁增大,新的病原产生、变异增毒,牲畜及其产品的交易入境、边贸走私、长距离运输等,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二)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广西畜牧产业发展SWOT分析。本项目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概括广西畜牧产业内部发展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诸因素。所谓的SWOT分析方法,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它是基于一个发展整体自身的实力,对比竞争对手,并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影响可能对自身带来的机会与面临的挑战,进而制订最佳战略的方法(见表1)。

  根据SWOT分析,分别列出广西畜牧产业发展内部因素评价(见表2)、外部因素评价(见表3)和战略选择分析(见表4)。

  经分析,面对畜牧业的未来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趋势,正是作为畜牧业欠发达地区广西的优势。因此,应考虑选择SO-增长性战略和 ST-多元化战略,发挥广西畜牧产业的发展优势,把握机遇,加快畜牧产业发展。

  (2)发展机遇。1)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破解发展规模养殖用地、融资、环保等难题。国家对广西畜牧产业的发展批准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利于畜牧业发展获得新的资源和空间。2)地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与东盟国家交通运输便利。尽管广西不是粮食主产区,但由于是西南的大门户、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比较便利,运输成本低,与内地非粮食主产区比较成本优势明显。3)产业基础实力逐渐夯实。近几年畜牧的快速发展,广西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的良好基础。全区猪禽养殖稳步发展的同时,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动物积极性日益高涨;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健全;动物防控效果成效明显,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4)全国刚性需求仍在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人口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居民对主要养殖产品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我国养殖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广西畜牧产业处在全国养殖业的发展大背景下,具有相似的发展空间与环境。

  (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原理,依托生物技术手段,使动物、微生物和植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互相利用,保持生态平衡,实现生产过程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生态三重目的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目标的一种养殖方式。广西发展现代畜牧业,应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着力推进养殖的“六化”,即:养殖设施的标准化、养殖环境的生态化、养殖饲料的微生物化、养殖产品的有机化、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和养殖投入品的无害化,达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物”的生态平衡,从而最终实现产品的生态安全、生产过程的生态安全和环境的生态安全。

  (二)调整畜牧业养殖结构,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广西每年有农作物秸秆5000万吨,其中甘蔗尾叶有1600万吨。结合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实行“蔗牛结合,以蔗促牛,以牛保蔗”。重点是推广甘蔗副产品饲料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加强甘蔗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建立、完善甘蔗料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同时,加快种牛繁育场、种公牛站和种羊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牛羊良种繁育体系,为牛羊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种源保障。

  (三)转变养殖方式,实施生猪产业提升工程。针对当前广西生猪产业存在“三高”问题(污染高、产品质量风险高、成本高),着力推广高架床生态养猪技术是关键措施。高架床自动把生猪与排泄物相分离,生猪饲养全程无需冲水清洁清粪;通过饮水器工艺改造,生猪饮水、戏耍形成的水全部外接至栏舍以外,实现饮水过程不漏水;生猪尿液中的水份经发酵发热挥发和抽风外排后,基本不形成地面污水和污水径流,全程从源头上实现污水零排放。

  (四)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快产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畜产品流通业态,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引领畜牧业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让养殖者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养殖龙头,养殖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户,适度规模户组建养殖基地”的产、加、销一条龙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显著的产业。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作为牧业大省,畜牧业占据重要地位,近30年来畜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的问题,如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性能高的畜禽新品种,生产能力仍较低,疫病防控体系仍显薄弱,食品安全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在畜牧业中的作用有待提高。

  “十二五”时期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要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对畜牧业的贡献率。目前,畜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传统的放牧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新化发展,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才能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加强畜牧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目前,每年国家和省科技部门均有专门科研经费,也有大量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现状是大部分科研人员坐在办公室和实验室搞科研,而这部分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缺乏生产一线的经验和发现问题的机会,而从事畜牧生产的人大多文化知识偏低,最近几年有大量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从事一些市场工作,如兽药和饲料的销售工作,而真正从事畜牧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素质较低,将科研部门的优势与生产单位的优势有效结合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畜牧生产实践中技术含量仍有待提高,基层生产单位的管理和技术应用仍存在不科学的方面,因此建议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增强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着力抓好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关键环节。科技推广要加强基层畜牧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推广新格局。农民培训要以养殖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从业人员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推广普及,努力克服从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对科技应用的不利影响。

  以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当前青海省畜牧业产业体系还不健全,畜产品优质品率有待提高。“十二五”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2009年国家开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从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岗位专家,选择有实力的生产单位作为试验站点,按畜种均已建立了产业技术体系。因此,建议应以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开展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建立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的有效交流机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体系科学、有效、持续发展,为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有效统筹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组建青海省畜牧产业技术体系,有效整合省内科技人才,建立一支研究、开发、推广的队伍,根据青海省地域特点、产业分布开展工作,建立产业内部交流长效机制,将科研单位的智力资源和实用技术带到生产单位,切实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由于行业特点,很多中小型的养殖场缺乏技术人才,有很多养殖场无法招聘到能够拿得起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是解决畜牧生产单位缺乏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将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到生产一线,将会对促进我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建议在“十二五”时期行政主管部门联合财政、人事部门出台一些激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比如与“大学生村官”类似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在基层一线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发挥专业特长。

  很多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学历较低,这些人一般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薄弱,“拔高能力”有限,因此建议开展非脱产学习来提升本土化技术人员的素质,比如行政主管部门从财政补贴选派一部分在岗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培训,进而达到提升养殖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畜牧产业带,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依据我省的地理资源建立优质绿色畜产品产业带,按照各地产业基础建立产业带。要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继续推进猪、鸡等稳定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水平,推进牛、羊等反刍动物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栏目分类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利澳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