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顺盈注册-网站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25 19:16   

  顺盈注册-网站首页《黄石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已经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计发〔2016〕59 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鄂发〔2015〕19 号)、《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和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扶贫产业发展实际,编制《黄石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黄石市常用耕地面积135.6万亩,其中水田88万亩、旱地47.6万亩。全市共有79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53个,占行政村总数19.3%。全市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746人,贫困人口存量数47080人。目前贫困山区主导产业以水稻、油茶为主,辅以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等养殖业。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持“脱贫攻坚、产业先行”思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黄石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发展油茶、稻虾、苎麻、果蔬、经济作物等五大特色产业链,着力推进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大冶市茗山“楚天香谷,万亩花海”、龙凤山休闲体验园、金华养生园、康之堂的药博园、绿知堂的竹博园等五大休闲之地,引起全省乃至全国普遍关注。金牛猕猴桃、保安狗血桃、鑫东土菜、三山湖梨、龙凤山黑五类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特色果蔬产业基地规模已达10万亩,呈现出“多产联动、农旅结合、五园共建、五业共兴、多元发展”的新格局。阳新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形成一果(杂柑)、二茶(油茶、白茶)、三菜(藜蒿、食用菌、稻虾)为特色的六大优势产业板块。油茶种植面积达24万亩,白茶千亩基地2个,稻虾共作面积4万余亩,藜蒿基地面积达2万亩。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助推精准扶贫提供产业支撑。

  积极引导全市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并依托协会组建“四大产业联盟”,分别是油茶产业联盟、稻虾共作联盟、涉农电商联盟和柑桔产业联盟。充分利用联盟这个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强强联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实现产业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经营方式由“单兵出击”向“军团作战”转变,打造了一条具有黄石智慧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油茶产业联盟盟主单位阳新三元山茶油有限公司2017年收购盟员单位油茶果2100吨和油菜籽500吨,加上自产油菜籽1000吨,预计全年可产茶油380吨,实现产值4560万元,同比增长48.4%,有效地解决加工缺“籽”、买“籽”无货的局面。稻虾共作联盟吸纳种养大户35户,种养面积达4万亩,明年预计可发展到6万亩,辐射带动贫困户350多户,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涉农电商联盟更是成效明显,极大地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涉农电商联盟基地揭牌“满月”时线上销售已突破百万元。柑桔产业联盟已有40户种植大户自愿加盟,做强柑桔产业、做大柑桔规模、做响柑桔品牌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理念已达成共识。

  一是主体带动模式。据统计,各类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有2000多户,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种养基地达百万亩,带动贫困家庭1.3万户,贫困人口5.1万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的一股新生力量。二是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家禽养殖、农家乐、家庭旅馆、生态旅游等农村经济,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茗山乡黄湾村通过以香莲种植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大多数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为其他贫困村的脱贫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利益联结模式。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富农合作社共流转租用农户土地和山场面积1.4万亩,带动种植面积20多万亩,带领周边8个村30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直接、间接受益村民达万余人。四是农旅结合模式。通过举办父子山登山旅游节、保安桃花节、铁山槐花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精准脱贫互动融合。目前,全市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庄3个、被命名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0个、省级宜居村庄34个,省级生态村17个。

  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引导贫困地区突出产业为基、特色为韵、品牌为魂,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通过品牌的辐射带动,助推全市产业扶贫,提高黄石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武汉市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湖北盛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周黑鸡自加热汤饮、湖北省爱媛二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柑”杂柑、湖北亿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牛千张”、阳新祥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祥云”糯米粉和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铁皮石斛荣获省级金牌。通过省级金牌的成功摘取,对于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具有巨大价值。

  全市农业部门抢抓农业发展新机遇,全力以赴向国家争取重点资金和项目。2017年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确定在大冶市实施,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全国水生蔬菜特色优势区项目确定在阳新县实施,项目前期投资10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精准助推产业扶贫,积极争取省级农业项目资金。据统计,每年全市农业部门争取各类建设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

  《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尽快达成脱贫目标,在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同时,黄石市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扶贫工作予以全力支持,促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帮助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同时颁布相关政策,如扶贫奖补政策等,引导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与贫困户一同参与,从而带动脱贫。

  黄石市处于湖北省幕阜山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种植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境内有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水文条件优越。此外,黄石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及自然景区,有以“三山三湖”为代表的众多自然景观,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及红色旅游,打造极具地域特征的旅游品牌。

  黄石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总面积202.64万亩,总产量572594吨。黄石市通过实施“十二”产业工程培植更多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农业基地,促进特色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十二”工程即两茶(油茶、桃花茶)、两果(狗血桃、玉皇李)、两菜(藜蒿、花菇)、两药(栀子黄、红豆杉)、两养(龙虾、竹鼠)、两非(印子粑、折子粉)、两特(辣木、铁皮石斛)、两优(杂柑、蓝莓)、两竹(竹博园、竹艺品)、两禽(阳新豚、周黑鸡)、两品(太子豆腐、金牛千张)、两种(苎麻、秋葵),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有的远销海外,有的畅销于国内各大超市连锁店,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创品牌,建立了省级、国家级优良口碑。同时,黄石市休闲农业产业也在日益壮大,农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更有多个省级、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获批,促进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经济增长。

  当前,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林地等相关资源分布较分散,规模上缺乏有效配置和重组,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功能最优化,急需整合资源,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连片区域发展,实现产业化一条龙,产销一体化,降低农业运作风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施产业全面升级,才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黄石市虽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多,但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的数量少,且现有龙头企业基本都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不高,缺乏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缺少品牌效应带动,产品产出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因而导致盈利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主体带动性弱,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由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周期性长、风险大,产业的盈利还受市场行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因而为了避免损失过重,个别新型经营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的意愿不强,甚至不愿贫困户参股或入社经营。

  农业主导产业的深加工环节发展滞后,产品包装技术落后,致使产品优势不强,虽然黄石市已树立了一些优秀品牌,但是众多企业技术能力有限,发展品牌、创新品牌的意识薄弱,因而产业化、竞争力强的品牌数量有限,加之物流销售跟不上需求,依然停留在自产自销的状态,导致农业产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

  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缺乏与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缺乏技术推广、共享的平台,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贫困户技术能力得不到提升,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田间排灌设施、机耕道、保护地栽培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及人才匮乏。人力方面,目前贫困地区的家庭收入主要靠中青年外出打工赚取的劳务收入,而农村大部分的中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依靠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实现产业的扩规和提质难度大;人才方面,对于人才引入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缺乏特色产业种养殖技术人才和具备领导管理能力的能人才干,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每个贫困村都设有专项产业发展资金,但由于农业投入大、风险高、信贷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金融部门放贷难度较大,特别是针对贫困户的贷款手续复杂,过程繁琐,增加了贷款的难度。政府财政资金、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力度远不能满足建设农业产业的需要,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一切社会资源与力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及社会资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壮大一批能实现短期脱贫的农业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农业产业,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发展各农业产业的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综合考虑现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市场前景好、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优势产业,长短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发展短期能壮大、扶贫见效快的产业,带动贫困户尽快脱贫,长期培育稳定发展的产业,逐步带动农民致富。

  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扶持占据市场的产业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就业创业等多种形式参与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地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引导作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拓宽产业发展及扶贫融资渠道,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技术、人才引进等所需资金投入,通过开展教学培训、科普惠农、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等行动,调动科技资源服务于农业产业扶贫建设,服务于脱贫攻坚战,以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长短结合发展现代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通过产业扶贫,确保到2018年底全市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如期摘帽,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及住房安全等方面均得到有力保障,到2020年全市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来,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通过产业扶贫确保每个贫困村建立一个主导产业基地,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帮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80%以上,实现稳定脱贫,同步小康。

  将发展的扶贫产业依据产业特点、现状及扶贫模式和收益期效分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与稳定发展的产业,各项产业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及带动贫困人口数如表1所示。

  突出规模、品牌及绿色生态,优先发展蔬菜产业。到2020年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0万亩,带动贫困人口10000人。利用黄石市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建成特色蔬菜产业基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生产质量及产量。生产的种类以藜蒿及水生蔬菜为主,青椒、白菜、番茄等大棚精品蔬菜为辅,主要分布在韦源口镇、黄颡口镇、富池镇、白沙镇、浮屠镇、兴国镇、陶港镇、三溪镇、保安镇、陈贵镇、大箕铺镇、还地桥镇、金牛镇、金山店镇、灵乡镇、刘仁八镇、罗家桥街办、金湖街办、茗山乡、殷祖镇、大王镇、太子镇等地。产业分布如图1所示。

  以军垦农场为主,以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为辅助依托,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以市场为导向,对主要特色品种进行推广,选育、引进和筛选符合当地气候环境和资源条件的蔬菜新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发展农业多功能,结合有机餐饮及农业科普体验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建立蔬菜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

  支持产后初加工基地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扶持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带动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丰富产品的供应形态和使用场所,重点发展休闲食品,树立优秀品牌,与生产环节中的企业合作,一同降低蔬菜的损耗率,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

  突出以“军垦”蔬菜为主导的品牌建设,依托产业联盟、电商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品牌,做活流通。建立流通体系,发展农超对接、会员宅配等销售形式。成立蔬菜产业协会,加强产业组织化程度,管理分散种植的农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

  依据贫困户脱贫人口的实际情况,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适宜的联结机制,一可以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公司+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二可以通过经营主体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投入品、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销售的形式采用家庭自主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承包规模不等的土地,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与企业共同打造产业基地,实现脱贫增收。

  以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全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500万人次,培训休闲农业创业服务人员2000人,带动贫困人口10000人参与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茗山乡、金牛镇、殷祖镇、排市镇、枫林镇、浮屠镇、陶港镇、大箕铺镇、汪仁镇等以特色农业种养殖为基础,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主题型农家乐、农业园区、民俗村、美丽乡村等项目;依托龙凤山、大王山、小雷山、七峰山、父子山等山地资源,重点支持刘仁八镇、灵乡镇、陈贵镇、白沙镇、大王镇、太子镇等地开展山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产业;依托保安湖、仙岛湖、王英水库、莲花湖、网湖、富河流域、长江流域等水资源,重点支持保安镇、还地桥镇、王英镇、三溪镇、富池镇、韦源口镇、黄颡口镇发展滨水休闲旅游;以龙港革命旧址群为依托,重点支持龙港镇、洋港镇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分布如图2所示。

  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旅游交通环境,加大交通沿线的环境整治,开辟旅游公交专线;优化景区周边供水、供电、环卫、消防、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管理力度,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加大文创品牌建设力度。引导农家乐提档升级为精品农家客栈和度假庄园;突出乡村生活特点,营造乡土文化氛围,挖掘本地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特色菜谱,以农业生产基地为载体,强调参与性,策划一批赏花、垂钓、采摘、农事操作、文化节庆等互动体验活动,发挥农业与旅游的叠加效应,多元化开展徒步健身、科普拓展、房车露营等项目,增强景区核心竞争力。

  加强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全市农业、旅游、宣传等部门联合推动提升休闲农业市场形象,推动分散的休闲旅游产品走向市场。通过与旅行社合作,推广全市各大乡村旅游品牌;借助新媒体营销手段,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媒体专栏专题、户外广告等形式积极创建三产融合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点、A级旅游景区、特色农家乐等,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旅游扶贫村建立宣传网站,提升在线营销能力。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流转,提升产品价值,提高收益,帮助贫困户脱贫。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定向帮扶各村,对重点贫困村优先提供就业、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的机会,由企业搭建休闲旅游平台,贫困户开展住宿、餐饮等自主创业,实现增收脱贫。

  大力推进“一鱼一产业”战略,因地制宜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湖泊增殖渔业和池塘生态渔业,重点发展“稻虾共作”产业,主要以重点湖泊及金湖街办、陈贵镇、茗山乡、还地桥镇、金牛镇、东风农场、富池镇、黄颡口镇等为主。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引导和支持宜渔稻田的平整改造,大力推广稻田养小龙虾、稻田养泥鳅、鳖虾鱼稻生态种养等先进高效模式,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建成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处以上。通过采用生态渔业模式充分吸纳转移湖泊水体营养物质,控制水华发生,逐步恢复“水下森林”,磁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海口湖等重点湖泊全面实行生态养殖。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新增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池塘种青立体养殖等设施渔业面积2万亩。到2020年“稻虾共作”面积达20万亩,湖库增殖渔业面积达40万亩,池塘生态渔业面积达到25万亩,辐射带动10000贫困人口增收。

  稳步扩大名特品种养殖面积,支持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河蟹、小龙虾、鳝鳅、龟鳖、鳜鱼、雄鱼、鲌鱼、黄颡鱼8大特色渔业产业,重点发展中科5号鲫鱼,同时稳定四大家鱼产业发展。支持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形成生产、加工、研发、文化、休闲等要素聚集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进一步拓展渔业功能,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渔民多渠道增收。产业分布如图3所示。

  加快现代渔业种业建设,重点支持腾远水产养殖公司、富尔公司、百容公司、正好水产公司、北富公司发展,加强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保障鲫鱼、鲌鱼、黄颡鱼、小龙虾、泥鳅等名优水产以及四大家鱼苗种供给。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强化质量安全源头保障;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健全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整合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资源,建立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现代种业、健康养殖、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节能环保、装备升级、渔业信息化等技术研究,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进建立包村联户技术服务机制。

  重点扶持鹏泽水产、国启食品、东风实业等为代表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促进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全面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加工工艺和生产规模,拓展水产保健品、水产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业。支持“朱山湖”、“渔雅”、“韦源口螃蟹”、“河口螃蟹”等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做大做强。

  推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辐射力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大型水产网络交易平台。加强现代水产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有效对接。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向超市、餐饮协会直供水产品,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问题。

  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从事名优水产品养殖,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发放优质种苗给农户,养殖期间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先期垫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品等养殖所需的部分或全部资金,并提供养殖技术指导,通过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方式确保贫困户的基本收益。

  到2020年油茶面积发展到50万亩,培训油茶高产栽培技术1000人次,带动贫困人口10000人脱贫增收。重点发展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白沙镇、王英镇、浮屠镇、太子镇、大王镇、还地桥镇、灵乡镇、刘仁八镇。产业分布如图4所示。

  加强与油茶科研单位的合作,对低产老旧茶园通过更新、嫁接、抚育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点研发推广早实高产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加快油茶精细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研发,开展茶油和茶壳、茶粕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油茶产业科技创新。

  整合油茶加工资源,淘汰落后产能,重点依托祥云粮油、三元实业、富川油脂、振龙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发展油茶精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合理化、产业链条生态化,产出一系列优质油茶产品,诸如高端食用油、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新农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在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传递、生产带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运销渠道。加大传统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探索现代化营销模式,采用农业众筹、团购等方式,促进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贫困户参与油茶经营的模式有:股份制模式,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引导贫困户以林业奖补资金、林地入股,积极创新“林权变股权、资金作股金、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参与“公司+贫困户”合作经营模式;订单农业模式,以“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家庭自主经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供苗、统一种植、分户经营”的方式运行,并与企业建立订单农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的方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贫困户增收。

  到2020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000亩,培训贫困人口1000人次,带动3000贫困人口参与生产并脱贫增收。在木港镇、龙港镇、洋港镇、王英镇、刘仁八镇、殷祖镇等木材资源丰富地区,鼓励发展香菇、茶树菇、金针菇等木腐菌,重点以产业基础较好的香菇为主;在保安镇、陈贵镇、大箕铺镇、还地桥镇、灵乡镇等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鼓励发展平菇、杏鲍菇、虫草菌等草腐菌。产业分布如图5所示。

  引导新冠食品、泉口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建设集良种选育、生产示范、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园区,开展食用菌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建设低成本的生产设施,并掌握食用菌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培育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重点支持军垦农场、新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泉口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创建原料加工基地、栽培示范基地、精深加工厂及仓储物流基地,开展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延长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丰富产品类型,逐步发展即食休闲食品,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建立食用菌批发市场,形成买全国、卖世界的食用菌产品流通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利用“互联网+”现代化营销方式,建立网络采购平台,及时发布国内外市场最新信息。鼓励企业建立“三品一标”的产品体系,通过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宣传推介会等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竞争力,重点扶持“木之缘”杏鲍菇品牌,逐步打造区域品牌。

  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立联结机制,贫困户可选择在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就业增收;也可通过企业帮扶参与产业发展,企业承担产前投资(含基础设施建设、菌棒赊销等)、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环节,贫困户参与食用菌“零成本”生产,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到2020年苎麻种植面积达10万亩,培训苎麻栽培管理贫困人口1000人次,带动10000贫困人口参与生产,脱贫增收。以白沙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浮屠镇、三溪镇、龙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富池镇、洋港镇发展苎麻产业。产业分布如图6所示。

  重点扶持阳新远东麻业有限公司,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苎麻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10个以上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更新打麻设备,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改良品种,建设育苗基地,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并推广种植技术,成立技术推广小组,对农民进行定期技术培训。

  引进加工企业,发展苎麻深加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加工基地,引进高效苎麻剥麻机等先进加工设备,大力提升企业加工能力。成立苎麻加工纺纱技术培训推广小组,培训农民成为纺织能手。鼓励企业引入新型纺纱技术,结合历史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特色,创新苎麻产品。

  重点扶持远东麻业的苎麻品牌,融入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产品创新,统一设计有传统特色的包装体系,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建立线上宣传平台,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结合休闲农业,以白沙镇为核心打造特色苎麻小镇,发展文化科普游等形式,通过旅游业宣传带动产品销售。

  实行“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鼓励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由贫困户租赁土地,自主生产管理,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企业或合作社规定种植标准和验收标准,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苎麻;实行“企业+合作社”的模式,以合作社为单位,吸纳贫困户入社,整合所有会员的土地,由企业承包后分发给会员,贫困户在企业统一安排下进行作物管理,统一技术规程、生产标准、质量及品牌销售,企业按产量向贫困户发放承包金;鼓励贫困户入企劳动务工,以劳动力入股,参与生产加工等环节。

  生猪产业:到2020年实现生猪出栏量达120万头,带动贫困人口5000人参与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茗山乡、陈贵镇、灵乡镇、大箕铺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龙港镇、陶港镇、富池镇等地。产业分布如图7所示。

  草食畜牧业:到2020年出栏量达到3万只,带动贫困人口2000人增收脱贫。主要分布于山草、草场资源丰富的洋港镇、龙港镇、排市镇、枫林镇、木港镇、灵乡镇、刘仁八镇、殷祖镇、陈贵镇、茗山乡等乡镇,产业分布如图8所示。

  家禽产业:进一步扩大适度规模养殖业的同时,对每个贫困户提倡散养家禽30只以上。到2020年,家禽年出笼量达2000万羽,禽蛋产量4万吨,带动贫困人口2000人增收。重点支持排市镇、浮屠镇、白沙镇、龙港镇、王英镇、陈贵镇、金牛镇等。产业分布如图9所示。

  在适养区内推广猪-沼-菜(花、果、特)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依托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新生态养殖模式,改善产业结构,种养殖业有机结合,通过工业化学方法、堆肥法、集中发酵等方式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疫情的防范,建立防范机制,积极推进以及时处理、清洁环保为目标的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实现产业绿色发展。此外,重点扶持晨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升良种繁育技术能力,发展优势品种,依托健丰牧业改良养殖技术,提供技术培训等,同时为各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饲料等相关投入品。建成一批现代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如中粮集团投资的生猪养殖项目。

  依托健丰牧业等龙头企业提升养殖技术、提供优质饲料,扩大肉牛、肉羊等优势品种规模,推广冬闲田地种草养畜及人工种草养畜示范,建设示范养殖基地,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粪污,转变为有机肥,与种植业基地对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快现代种业建设,扶持企业育种和联合育种,提升良种供应能力。

  大力发展家禽绿色养殖,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养鸭,实现安全高效、无污染排放和资源有效利用,重点扶持健丰牧业等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现代化的生态养殖体系建设,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配套建设粪污处理系统和防疫室,无害化处理粪污后,充分发挥粪污肥料化功能属性,制作成有机肥以替代化肥,在果菜茶种植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种养殖业的结合;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配套的设施设备,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以及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的饲养模式,严格规定饲料添加剂、禽类药物等的使用,适度建设养殖规模较大、生态化生产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养殖基地,如东贝集团投资的全自动蛋鸡养殖项目等,打造优质蛋鸡产业群;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发挥示范场带动作用。

  鼓励优势屠宰企业整合产业链,培育一批畜禽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将小型屠宰场点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纳入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体系,妥善解决当地农户散养畜禽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引导龙头企业创新加工有特色的休闲零食产品,以湖北联海、隆庆畜禽肉食品加工集团等为依托,推广特色休闲小吃,如火腿、肉脯、肉松、肉干等肉制品的生产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鼓励屠宰加工企业采用“厂场挂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养殖基地等方式,建立优质、安全肉用畜禽稳定供应体系。鼓励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与超市、酒店、食堂等肉品消费企业、消费场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质量安全风险,提升屠宰加工企业效益。

  着力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销售重点的区域性肉品销售配送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实行连锁经营、冷链配送、直供直销。优化肉品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新产品,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规模,提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通过就业形式,通过劳动换取收入;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与专业养殖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立“寄养、代养”模式,由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运用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进行集中养殖、统一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销售,通过分红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重点发展杂柑、金桔,鼓励发展猕猴桃、蓝莓、梨子、葡萄、核桃、香榧及蜜枣,分布于白沙镇、三溪镇、陶港镇、保安镇、还地桥镇、金牛镇、灵乡镇、殷祖镇、大王镇、太子镇、金海开发区。2020年杂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金桔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辐射带动贫困人口20000人,产业分布如图10所示。

  突出发展杂柑和金桔,引进优良品种,选育优质种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量。大力创建柑桔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发展“爱媛28号”杂柑品种10万亩,建设200亩杂柑良种繁育基地,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推广。

  重点依托湖北天天红食品有限公司,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建立鼓励发展精深加工基金,建设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依据市场导向与水果品种的特点,确定加工制品的生产方向及形式,以生产果干、水果罐头等休闲食品为主,提升包装技术,打造畅销的优秀产品。

  发展精深加工,依据市场行情,确定主打产品,树立强势品牌,同时创新产品,开发产品多元性。依托电商进行宣传销售,建立水果电商销售点,达到在丰收期保证果品新鲜、高质量的前提下高效销售,创下良好口碑,并逐步打入各地农超,积极举办或鼓励企业参与各大农产品展销会、宣传会等,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销售额。

  可以按照“企业+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或者由经营主体统一提供种苗、肥料等,并规定种植标准及验收标准,贫困户自主经营种植,参与产业发展,获得报酬;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去企业务工的形式,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获得劳动报酬。

  到2020年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以白茶、绿茶、高山云雾茶为主,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0000人。白茶重点发展韦源口镇、金海开发区、黄颡口镇、太子镇、大王镇、殷祖镇、金牛镇、刘仁八镇;绿茶重点发展白沙镇、浮屠镇、陶港镇、保安镇、陈贵镇、灵乡镇、金湖街办;高山云雾茶重点发展龙港镇、洋港镇、王英镇、排市镇、枫林镇;红茶重点发展王英镇。产业分布如图11所示。

  通过新建和低产改造的方式,加快茶叶标准基地建设,重点推广有机种植基地建设,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合理利用小型农机具,努力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结合休闲观光功能,建成一批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过硬的生态旅游观光园区。

  对于白茶种植地面积较大的乡镇引进加工企业,培育壮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有规模、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基地,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引进清洁化、自动化的茶叶生产加工生产线,重点开发茶食品、茶饮料等产品,发展茶多酚等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

  重点扶持1-2个茶叶品牌,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统一设计辨识度高的包装体系,对外宣传,扩大品牌效应,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结合电子商务和传统线下销售,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体系和销售网络,支持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到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实行“公司+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吸引贫困农民以土地、劳动力入社入股,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帮扶贫困对象,共同开发茶叶产业,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企业或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统一的技术、加工、销售服务,同时按最低保护价收购的形式保障贫困户的基本收益。

  坚持科学规划、适度发展的原则,稳定适度发展中药材产业,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0000人。重点发展栀子黄、吴茱萸、灵芝等名优特色药;其中栀子黄以产业基础好的刘仁八镇和殷祖镇为核心,建设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进行适度发展;吴茱萸以枫林镇为核心、灵芝以太子镇为核心发展产业。产业分布如图12所示。

  引导湖北金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冶市恒泰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黄石市良康种养殖农业产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实现中药材组织化生产,提高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水平。完善村集体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村级中药材种植综合服务中心,从产前、产中、产后多环节对贫困户进行帮助扶持。

  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建立产地初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推进中药材产地鲜品清洗、加工、储存标准化操作流程;完善升级设备,对中药材进行深度开发、商品化处理、品牌化打造。

  建立市场流通体系,支持加工贮藏点的建设,在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配套现代化的仓储管理设施设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节省物流成本;中药材产业可结合文化科普旅游,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与加工工艺,建设中药材采摘区、中药材文化区、传统文化展示馆等,打造特色风情小镇,借助电商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对各大药企进行招商引资,鼓励到产业重点发展的贫困村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探索“药企+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吸引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入社入股,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鼓励药企、龙头企业、合作社帮扶贫困对象,与贫困户依法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对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贫困户生产、提供产品,逐步形成企业、贫困户、基地、市场的相互连接关系,不断提高药材种植规模效益。政府通过设立扶持资金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贫困户。

  在大冶市、阳新县的粮油产业发展基础上,按照“规模生产、优化品质、提高单产”的目标,重点发展优质稻和双低油菜生产。到2020年高产粮食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产量58万吨,油料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9万吨,带动贫困人口15000人增收。主要分布于阳新县的白沙镇、枫林镇、浮屠镇、富池镇、龙港镇、木港镇、排市镇、三溪镇、陶港镇、王英镇、洋港镇;大冶市以金牛镇为核心,辐射带动陈贵镇、大箕铺镇、灵乡镇、刘仁八镇、保安镇、殷祖镇。产业分布如图13所示。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道路、田地、灌溉与排水等工程建设,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推广农业机械设备,通过机械化耕地整地、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割等环节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耕作效率。

  一是加快仓储流通建设,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继续抓好以白沙镇红星米厂、健牌粮油、祥云粮油、长丰米业、万有米业、昌隆精米加工厂等为代表的省市级粮食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不断提升高端食品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培育孵化以专用粮油和粮油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技术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营养型食用油、营养麦片等粮油精深加工产品。

  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的粮油除自食外,剩余的粮油一部分直接进入市场,其余通过市场流通到加工企业转化为精深加工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则通过与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的形式解决产品销售。

  贫困户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参加劳动按劳取酬,也可选择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促进粮油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贫困户自主创建或加入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与龙头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农业,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以项目行业技术标准和典型设计为依据,其中建筑工程以当地现行价格为基础;设备购置以市场询价为基础;其它则以同类工程投资为基础。对种植业项目、养殖业项目、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所需的建设资金进行估算,形成项目投资概算。

  本规划总投资8.91亿元,其中:蔬菜产业估算投资0.5亿元,休闲农业产业估算投资1.5亿元,高效生态种养业估算投资1亿元,油茶产业估算投资0.7亿元,食用菌产业估算投资0.3亿元,苎麻产业估算投资0.9亿元,生态畜牧产业估算投资0.5亿元,水果产业估算投资0.6亿元,茶叶产业估算投资0.5亿元,中药材产业估算投资1亿元,优质粮油产业估算投资1.41亿元。具体投资估算及构成详见附表2。

  本规划投资分三年完成,分年度投资需求计划如下:2018年投资4.665亿元,2019年投资3.025亿元,2020年投资1.22亿元。

  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增长幅度。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老板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资金整合机制,落实产业扶贫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来源于产业扶贫资金、中央和省级支持涉农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等。强化产业扶贫投入保障机制,县级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支持县级深化完善规划引导统筹、重点项目主导统筹、奖补资金引领统筹方式,采取“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办法,实行“部门出料、县级炒菜”。以财政资金统筹为主体,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等各种资金参与。建立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基金、“双创”基金等。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统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有发展意愿、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全覆盖。探索采取政府配股、农户自愿入股为主的筹资方式,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再以小额信贷方式向贫困农户发放。

  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分布零散,土地、水域、林地等资源利用率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产业布局规划,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水域、林地等现有农业产业资源的流转与整合,同时整合各类政策资金、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及企业和个人资金,发展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使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进行。建立针对不同资源流转的具体奖补措施以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制定农村集体针对各类资源的流转方案,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如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同时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建立资源流转交易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监督系统,健全各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对已流转的土地等资源进行确权颁证,依法开展农村各土地、林地等承包纠纷仲裁,维护农民土地、林地等经营的合法性,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贫困户或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根据贫困户、企业等自身贷款条件创新金融产品,开发新的信贷抵押模式,如有土地资源的贫困户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贷款抵押,同时依照企业带动贫困户的情况可适当降低放贷担保、放宽抵押条件、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企业信用贷款额度等。适度发展地方中小银行,适当简化贷款程序,解决贫困地区贷款程序复杂、贷款要求高等问题。

  对于推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可建立多项基金,如建立扶贫主导产业奖补专项基金,健全基于奖补政策建立的扶贫产业奖补体系,鼓励各经营体为贫困户创造合适的岗位,依据各经营主体带动脱贫的贫困户数量及质量进行奖补;建立农业产业建设参与专项基金,对主动积极参与产业建设的贫困户实施奖补,依据贫困户参与的产业类别、种植面积大小、产量等,针对每一项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全面、具体的奖补措施;建立技术培训基金,通过企业平台开展免费的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立贫困户培训后的考核评定体系,依据贫困户参与技术培训的数量及培训质量进行奖补;建立技术推广基金,用于补贴各经营体对新技术、新设备及技术人才的投资引入与运用,以及开展特色品种的改善及研发工作,利于提高各经营体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建立品牌建设专项基金,鼓励已经发展起步的优势品牌做大做强,将产品注册商标并申报,开展各项认证,参与各类评选,并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如举办各类展销会等加大宣传力度。基于以上多个基金建设制度的完善,整体提高农户致力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带动贫困户投入产业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

  建立企业或其他经营体与科研院所或农业院校的合作机制,开展技术培训,培养能人才干,强化技术支撑,指导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品种与产品,鼓励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信息化管理及运营服务。同时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发展电商,建立知识技术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农民和企业更好的掌握知识技术、市场动向等信息。

  下乡投资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市民、回乡创业的能人以及振兴乡村企业的工商企业家畅通了城乡要素资源的对接融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深入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如在生活保障上提供优惠政策,在购房置地、教育等的生活支出上给予一定减免,在创业、兴企保障上,引导其进行土地流转,保障土地供给,引导金融部门积极配合,降低相应的贷款要求,并给予一定的创业、兴企补贴,同时提供免费的定期创业、管理、技术培训,可将农民培训的重点放在这部分人身上,充分发挥他们实战经验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等的优势,对其它农民脱贫致富起着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成为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依据各农业产业扶贫的方向和特点、面临的不同风险以及投保人的自身情况,探索农业产业在不同情况下的保险产品,建立多样化的保险机制。既要有能保成本、保产量的保险产品,还要有针对贫困户保价格、保收入的农产品价格保险,通过不同的保险应对措施,切实提高农业产业风险应对能力,从而鼓励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建设中。政府还应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宣传、保险公司下乡等方式大力普及相关农业保险知识,加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更好地引导农民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

  及时摸清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统计符合标准的人群,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于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土地等可入股投资的资源的人、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履行赡养及抚养义务的人,实行政府兜底帮扶,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要在教育、医疗、保险、养老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保障支持,做到“帮扶一人,脱贫一人”。此外,要将产业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项目区贫困户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市场经营、风险意识等的综合素质培训,为提高产业化精准扶贫效用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对于自主创业的贫困户,应首先审核其创业能力和资本,对符合要求者,可在创业扶贫基地为其提供相应支持,同时提供资金辅助支持、贴息贷款支持等,在农业保险方面也给予一定优惠保障,并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技能鉴定,对符合要求的贫困户给予奖励。

  实行 “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贫困地区各级主要领导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亲自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办,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实施扶贫开发责任制考核,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作为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实绩评价的重要依据。

  严格执行市级承担主导责任,负责统筹、指挥和督导的职能,县级承担资金筹措和项目落实的职能。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部门协调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以及文化宣传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入产业扶贫规划。各部门各司其职,将扶贫任务纳入到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坚持抓好扶贫开发重大问题的研究、难点问题的协调,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履行管理职责,市财政局负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市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提供资金分配建议方案,汇总掌握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监督检查等相关情况。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落实产业扶贫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产业扶贫开发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保障措施来抓,切实解决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产业扶贫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认真研究新时期产业扶贫开发事业面临的新情况,加强产业扶贫开发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把产业扶贫文化建设作为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的重要任务。积极做好产业扶贫开发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市扶贫办及各地扶贫开发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搞好组织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市扶贫开发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建立健全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需要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认真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发布工作,全面、准确、动态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贫困统计监测工作由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市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绩考核、行业部门扶贫责任制考核、驻村工作队考核和对口帮扶考核。将产业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聚焦精准扶贫。

  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为基础,逐步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突出重点,实施差别式扶贫。摸清贫困户情况,包括贫困原因、劳动力情况、社会保障情况、是否稳定脱贫情况、各类资金资本情况及参与农业产业扶贫的意愿等情况,加大扶贫到户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到户机制,切实加强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的专项扶持。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增加扶贫投入,做到应扶尽扶,确保最困难的地区和贫困户得到最有效的扶持。加强扶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精确到村镇、互联互通的扶贫信息统计系统,实现部门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和扶贫对象管理的动态化、科学化。

  依据不同产业特点建立、加强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用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加大产业与贫困户的关联度,通过项目引导、试点示范等方式推广,采取奖补措施鼓励建立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在市级龙头企业认定、项目扶持等方面,将利益联结紧密、诚信度高、带动力强作为考察项,实行利益联结机制落实情况动态监测管理,逐步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按照“全面统筹、县为主体,简政放权、源头治理,瞄准贫困、精准施策”的思路,市级相关部门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业产业建设工作及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目标任务督办落实上,对于农业产业的建设项目、扶贫项目及项目的实施放权由县级统筹安排,加大各部门对农业产业建设和对口扶贫的力度,将更多的资源集中用于到村到户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帮扶投入,加强市内区域协作扶贫,鼓励经济强县、强乡帮扶经济弱县、弱乡;鼓励国有及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确保贫困村企业帮扶全覆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参与扶贫机制。探索建立扶贫资源资本化投入机制,支持贫困县建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积极推行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试点,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林权抵押试点,最大限度释放贫困村、贫困户的资产潜能,增加贫困户的资产收益。

  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对扶贫开发的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帮扶的过程中,以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获得利益,充分调动村、组、农户等的自筹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在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中,赋予资源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户分享资源开发收益。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到持股贫困户。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作用,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据《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赋予的职权,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督办检查,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

  严格组织开展脱贫验收工作,建立合理的脱贫验收销号机制,既看减贫数量,更看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公众询问。贫困人口脱贫验收和销号按照“村级确定脱贫名单---村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县政府抽查---县级媒体公示---市州政府抽查---县级指导乡镇开展脱贫销号”的程序进行;贫困村脱贫验收和销号按照“县级确定脱贫名单---县级媒体公示---县级政府上报脱贫名单---市州政府抽查---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抽查---省级媒体公示---县级指导乡镇开展脱贫销号”的程序进行;贫困县脱贫验收和销号依据“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专班核查---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国务院扶贫办复核---媒体公告---省扶贫办组织脱贫销号”的程序进行。

  坚持制定科学规划,实施科学精准扶贫。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精选出发展有基础、有龙头企业带动、覆盖面广、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主导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并重点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稳产能、优产业、转方式、促增收”的主攻方向,将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分为优先发展类和稳定发展类,通过优先发展的农业产业实现短期内快速脱贫,确保贫困户切实增收,通过稳定发展的农业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及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发挥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协会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全市电商企业,成立电商联盟,促进合作交流、抱团发展,培育企业和个人发展本地电商,重点发展蔬菜、油茶、食用菌、苎麻、水果、茶叶、中药材、优质粮油等产业作为突破口,促进电商与传统产业充分融合发展。开展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电商创业培训,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人才支持。注重农村电商推广,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 引导人才返乡回村创业, 逐步推进电子商务向农特产品批发商、合作社及经营农户延伸。

  支持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鼓励贫困地区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支持和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组建联合社,推动农民合作社实现由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支持龙头企业强化协作,加大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其与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深入融合。建立完善市场主体、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吸收贫困户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农民合作组织在财政项目资金、贴息贷款及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等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大力宣传和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等土地经营方式,循序推进土地流转,使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的耕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全程保优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模式、农产品贮藏保鲜及精深加工等实用技术,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产业扶贫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在服务产业、服务经济、带领农民致富方面的引领作用,重点培育一批农业创业人才,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专家,培育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能手,培育一批科技和经营示范户,培育一批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全力为产业扶贫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落实市县分别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落实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的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的规定;落实资源整合机制,夯实扶贫投入的县级资源整合平台;落实扶贫主导产业奖补专项基金、贫困户创业发展基金等各类基金,拓宽精准扶贫资金筹集渠道;落实各级一般转移性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转型转移支付资金和预算内的投资重点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且明确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村的一定比例;落实市县各级各部门的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

  各级政府是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主体,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组织扶贫、财政、发改委、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解决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建立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制度,提高资金作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

  动态跟踪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的情况,对产业扶贫进行精准化管理。落实产业扶贫工作责任,实行任务落实到县(市、区)、项目落实到乡(镇)及村的产业扶贫工作责任机制。建立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产业精准扶贫纳入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定期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就项目实施进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考核。

  在中央财政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支持的基础上,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的要求,对上级部门和市、县财政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及各社会资金进行整合,包括财政部门的现代农业扶持产业发展等资金,国土部门的土地整治项目等资金,水利部门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等资金,农业部门的粮油高产创建等资金,林业部门的造林补助等资金,扶贫部门的产业扶贫等资金,交通部门的农村公路建设等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土地治理项目等资金,水土保持部门的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等资金,用于支持产业精准扶贫。

  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应重点向扶贫产业倾斜,并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后,通过建立专项扶贫资金及对基金使用的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大各类涉农专项基金对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落实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及贫困地区各类公益性惠民项目。

  鼓励和引导县级金融机构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开发“助农贷”、“助保贷”等信贷新产品,以及“担保基金+扶贫互助社+银行”、“产业扶贫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推进扶贫再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三乡工程的推进及贫困户就业创业。支持依托相关投资集团,建立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重点开展扶贫担保业务,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支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加快实施小额信贷项目,对贫困户的保险保费予以补助;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有效拓展贫困地区抵押物担保范围。

  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撬动信贷资金参与扶贫攻坚。做好每个农户的信用记录,推进信用评级建设,加大评级授信面。探索“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信用村”等模式,创新方式为贫困人群增信,提升其授信能力。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等无劳动能力、无生产门路的特殊贫困群体,利用资产作信贷抵押,积极推动资产收益扶贫,着力提高兜底对象的生活质量,稳定收入来源。

栏目分类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利澳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