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皇马注册步骤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05-29 03:01   

  皇马注册步骤应选择僻静、空气新鲜,地势相对较高,背风、向阳、平坦,坡度在5%~35%最适宜养鸡,水源充足的地方;远离主干道、村镇(住宅区)、工厂、学校和其他畜禽饲养场,特别是畜禽屠宰场、肉类和畜产品加工厂。森林密度在80%以下为宜,以60%最佳;林地的树种以落叶阔叶林为宜,夏季可遮阴,冬季落叶后又能保证足够的阳光。

  鸡舍走向坐北朝南,鸡舍修建可采用彩钢瓦加泡沫隔热层(厚度不低于5厘米)、钢架等材料建设,也可采用水泥瓦加木架及竹竿搭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长15~20米,宽8~10米,高2.5~2.8米,按5只/平方米,每舍容纳成年鸡500~1 000只,鸡群以1 000~2 000只为宜。用木条或竹条搭建栖架,每只鸡占15~20厘米,便于鸡群夜晚休息,同时防水、防潮;设置补饲槽或桶,摆放产蛋箱,可以使用条编、木制、砖石堆砌产蛋窝,根据蛋鸡的体型大小和特点,一般内部空间为宽30~35厘米、长35~40厘米、高35~40厘米,按每5~6只产蛋鸡配置1个产蛋位,放置在离地30厘米高度以上的安静避光处,如果双层或3层摆放,上层产蛋位下部宜设踏板,以方便产蛋鸡进入产蛋位(箱或窝)。安装灯泡满足照明,设置固定喂料、饮水等喂养设施,一般使用料槽和水槽时,每只鸡的料位为10厘米,水位为2厘米,也可按照每30只鸡配置1个直径30厘米的料桶,每50只鸡配置1个直径20厘米的饮水器。

  墙体用砖头垒砌,也可用土坯、泥墩,墙体内侧根基部稍上的地方应留上下两层产蛋窝,需垒成三七墙供鸡只进窝产蛋,以上部分可垒成二四墙。四面墙上要多留窗户。注意四周墙根部0.5米高度内最好不要留通风孔,以防鼠或其他小动物钻入鸡舍惊动鸡群或偷吃鸡蛋。

  室内地面为水泥地,便于清洗。在地面上铺设草粉、稻壳等垫料,厚度控制在5~8厘米。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为宜。

  鸡场周围设置铁丝网、塑料网、竹片及木栏等,网眼大小则根据能挡住鸡且能有效防止其他食肉动物的侵扰,并且在围墙周围种植葡萄等蔓藤植物,设置的网眼大小和网的高度(1.5~2米高为宜),引导在鸡舍周围攀爬,降低夏季鸡舍温度。放养区域内应搭建一些简易的避雨棚或遮阳棚。 育雏舍一般使用砖木结构建造的平房作为育雏舍,用火炉和白炽灯混合保温,地面辅以刨花、谷壳、稻草等作为垫料。

  育雏舍应设置换气的窗口,既能保温、提供新鲜空气,又能排出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

  在选择林下散养蛋鸡品种时,宜选用体型小而紧凑、活泼爱动、善于觅食、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最好选择优质土鸡苗或以地方鸡开发的杂交鸡为宜。

  饲养人员边吹哨或敲盆等引诱边抛洒饲粮,并避开密草丛,让鸡群跟随哄抢,直到全部鸡群进入所要进行的放养区域。如此反复训练,鸡群建立起“吹哨或敲盆/采食”的条件反射。放养初期,每天可放3~4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初进放养场区时宜用活动围栏限制在小范围内,以后逐渐扩大,放养范围由近向远,使鸡群逐渐熟悉放养区的外界环境。为避免夜间鸡群归舍后相互挤压,鸡群夜间回到舍后,应调教鸡群上栖架,如设置坡式上架等,引鸡上架,如鸡只不能自动上架,饲养员应在夜间抱鸡上架,调教鸡只形成归舍后尽量全部上架的习惯。

  雏鸡脱温后(5周龄)后再放入林地放牧饲养。但对于农大3号等高产蛋鸡,如果从雏鸡脱温后就放至散养地,既不利于饲养管理,体重和均匀度不好控制,也不利于疫苗的免疫与提高育雏和育成的成活率。最好在育雏和育成期按普通蛋鸡的鸡舍建筑模式建鸡舍,选用蛋鸡育雏育成一体化的笼具,按普通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养至140日龄,等到所有免疫都做完后再散养。

  4月底至10月初,气温适宜,杂草丛生,昆虫繁衍旺盛,是最佳放牧时期。外界白天气温不低于10摄氏度,一般在每年的4~10月约7~8个月的时间。其他时间宜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或下午可适当控制较短放养时间,主要采用舍内养殖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放养场区下雨、刮风等较为恶劣气候,宜采用舍内养殖为主,待天气好转再进行林下放养。

  根据不同季节、散养地的植被情况、虫草的多少和鸡的觅食情况确定每日的补饲次数和补饲量。一般每天补饲2次,在早晨开始开灯补光时加料饲喂1次,晚上用口哨叫鸡回来后再补饲1次,而不要在每日产蛋集中的时间补料。每次补料量最好按笼养鸡采食量的80%~90%补给,剩余的10%~20%让鸡自己在环境中去采食虫草弥补。每天给鸡定时饮水3~4次。

  欧盟对放牧鸡饲养量的要求,一般为每公顷1 000只以下或67只/亩(1亩=667平方米)。国内林下放养实践证明,饲养量以50~60只/亩为宜,有的饲养农大3号等小型蛋鸡,100~200只/亩,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开产前约16~17周龄开始,稍早于普通笼养蛋鸡,从10~11小时开始补起,每日固定在早上天亮之前2~3小时和傍晚将放养蛋鸡收回鸡舍,早晚2次补光。一般每周增加光照0.5小时,直到产蛋率达到较高位时光照时间达到每日16小时,并恒定下来。产蛋5~6个月后,将光照时间调至每日17小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放养地安装一套发电设备,以备急用。

  刚开始产蛋时,需诱导与训练其在产蛋位(箱或窝)中产蛋。可采取在产蛋位内预先放置松软的麦秸或干草等垫料,并放入1~2枚空壳鸡蛋或乒乓球等蛋状物,诱使其进入产蛋。

  产蛋位内的垫料要定期添加和翻动,及时去除其中的粪块、鸡毛、异物、受潮与结块的垫料等,保证产蛋位内垫料的干燥和清洁。 产蛋鸡一般每日的产蛋高峰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8:00~11:00时,因此,蛋鸡进入产蛋期每日的放养时间应避开上午的产蛋高峰期,减少鸡四处乱产蛋,便于鸡蛋的收集,降低劳动强度。

  开产前可将产蛋箱(窝)直接放在地面上,鸡只较易熟悉产蛋环境,需及时避免阻止产蛋鸡在产蛋箱外的阴暗处筑巢产蛋的现象。随着鸡只对产蛋环境的逐步适应,可将产蛋箱逐步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光线厘米处等),便于舍内饲养管理和安稳产蛋。

  一般情况下产蛋鸡主要集中在上午进行高峰产蛋,待上午产蛋高峰期结束即将蛋鸡赶出放养鸡舍进行林下放养,在鸡群晚上归舍前的1~2小时内将蛋集中收集,做到当日产蛋不留在产蛋位内过夜,并关闭产蛋位,待次日早上开始补充光照时,及时将产蛋位打开,以便蛋鸡产蛋。

  放养场地应根据放养数量和放养时间的长短及放养季节划分成多片区域,一般2~4亩为一个放养区,用围栏隔开,实行分区轮牧。一般一个放养区放养1~2周或3~4周左右,轮到另一个放养区,对轮空放养场地需进行松土、清扫、消毒和种草,采用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形式,如白三叶单播每亩用种量为150克,混播每亩用种量100克;多年生黑麦草单播每亩用种量为1 000克,混播每亩用种量500克等。

  高产蛋鸡的放养技术采取育雏育成一体化笼养和产蛋期散养的方式。应按产蛋鸡开始散养的季节来确定进雏时间,一般最好在头年的9月初至11月初开始育雏,到翌年的3月底或4月初放养。

  林下养鸡同样要注重预防,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等的预防接种工作。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如球虫病、蛔虫病、组织滴虫病等)的防控和治疗,还要防止中毒及灭鼠防害,以保障林下生态鸡健壮成长。

  2、按“全进全出”的原则进行饲养,每批鸡放养结束后应对鸡舍内严格彻底清扫、熏蒸消毒,鸡舍外散养地用犁深翻,灌水、种草,便于来年再养下一批鸡。

  3、放养时每天应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遇到恶劣天气或天气不好时,不要往外散养,应采取舍饲。如下暴雨、冰雹、刮大风时应及时将鸡群赶回鸡舍内,以防发生意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利澳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